设备重点工作计划

时间:2025-08-05 17:00:51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重点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1

根据《XX年度省医疗器械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医疗器械监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监管有效性为目标,以从源头抓质量为重点,按照依法、规范、高效的要求,不断创新切合实际的监管模式,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强化日常监管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企业法律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结合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检查重点对象

1、生产环节

(1)产品列入省重点监控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企业;

(2)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

(3)上年度国家、省产品质量抽验中产品质量不合格或发生产品质量重大事故的企业;

(4)上年度被确定为警示、失信、严重失信等级的企业;

2、经营环节

(1)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

(2)上年度被确定为警示、失信、严重失信等级的经营企业;

(3)经营省重点监控产品的企业。

3、使用环节

(1)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2)XX年因违法违规使用医疗器械被查处的医疗机构。

(二)检查重点内容

一)生产环节

1.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

2.质量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3.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4.质量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及培训情况;

5.质量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设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维护情况;

6.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原材料采购的供方评价及档案制度执行情况;

7.产品标准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国家发布新的.强制性标准后,企业是否及时执行的情况;

8.生产过程控制情况,特别是净化车间的控制情况;

9.产品检验规定的执行情况,特别是检验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检验报告书是否规范等情况;

10.质量安全分析例会及报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二)经营环节

1.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等人员是否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规章;

2.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

3.购销渠道是否合法,购销记录是否健全,能否做到票、账、货相一致;

4.产品质量跟踪情况,产品追溯性如何;

5.培训档案、健康检查档案是否健全;

6.有无超范围经营或降低经营、仓储条件;

7.有无擅自变更经营、仓库场所、质量管理人等许可事项;

8.现场抽查2—3种产品,查看各项记录是否真实完整;

9.查看有无建立质量手册(三类企业,除隐形眼镜门店),是否建立重点环节程序控制文件。

三)使用环节

1.是否建立了采购和质量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并有完整的采购和质量验收及使用记录;

2.是否存在从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行为;

3.是否建立了高风险医疗器械,特别是建立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可追溯制度并严格实施;

4.是否建立了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并有完整监测记录;

5.是否建立了不合格医疗器械处理制度并有完整的处理记录;

6.是否建立了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控制制度并予以落实;

四、监管责任

医疗器械监管科:负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专营企业,县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并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数据、资料等。

药品流通监管科:负责药品批发公司、连锁公司总部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药品稽查大队:负责药品批发公司的分支机构、药品零售连锁公司门店、个体药店、社会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所经营使用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各县、区局负责辖区范围内医疗器械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五、工作任务

(一)市局

1.2月15日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实施XX年度全市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建立监管分布图、区域责任人员图,明确重点监控企业,将工作任务、监管责任落实到科室、人员,并报省局备案;并对各县区局履行监管职责情况进行指导、督查;

2.2月底前,组织辖区内生产企业签订年度质量承诺责任书;督促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制度,重点监管产品生产企业应每季度向市局上报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市局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管产品质量安全分析例会,全面分析辖区内重点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对日常监管中的重要、突出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评价,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和解决办法;市局的季度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及《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分析汇总表》应于下个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上报省局医疗器械处;

3.3月底前组组织辖区内经营企业签订质量承诺责任书,督促企业建立并实施相关情况报告制度,市局每半年召开一次重点监管企业质量安全分析例会,全面分析辖区内重点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对日常监管中的重要、突出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评价,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和解决办法;

4.组织开展本辖区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做好省局组织的各类专项整治检查工作,按照省局要求或根据本市实际,适时开展定制式义齿、体外诊断试剂、医用防护服等专项检查;

5.组织开展对本辖区生产、经营企业的突击性检查,对重点监控的生产经营企业至少进行一次突击性检查,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到100%,经营企业达到100%;在完成检查任务时,每季度不得少于全年任务量的四分之一;

6.对上年度确定为警示等级的生产经营企业,每半年实施突击性检查一次;对确定为失信、严重失信等级的生产经营企业,每季度实施突击性检查一次,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7.8月底前,按《x市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

8.加强第一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工作,杜绝“高类低划”、“不是医疗器械按医疗器械审批”等情况的 ……此处隐藏15335个字……要紧缺配件的采购,检查车间自制配件的加工制作情况,确保主要配件随用随有;检查和督促车间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作技术上的指导,做好安装检修、使用、维护、检查统计一条龙的工作;合理协调生产和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增强计划性的`检修工作。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遇到抢修任务时,做好三个车间机修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生产的连续稳定。

四、做好生产设备检修的统计调查工作,为20xx年设备工作计划提供统计依据。

五、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现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时,及时计划应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六、计划在8—9月份左右,对4T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工作,视情况清理炉内结垢。

七、视生产情况不定期检查补焊冰晶石干燥炉筒体及相关部件3次约6米。

八、重点关注C线一段炉的抽风收尘环保处理系统,确保仓库保持有1—2个叶轮备用。考虑对2#尾气风机进行重新选择,解决因引风不足引起风机叶轮冷凝结料经常振动的问题。

九、加强公司生产线消防环保设置运行的检查,加强对现有生产线环保治理和整改落实,视情况进行较理想的技术改良工作。

十、继续推行设备维护保养模范岗位示范点,扩大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模范的推广面。加强对各车间(特别是制盐车间)的润滑维护保养检查力度。

十一、考虑对氟化铝氟冷器已堵塞比较严重疏通困难,无法修复。计划自制2个冷却器蕊管,待机更换处理。

十二、考虑全面淘汰二台IS50—125—250——132KW水泵,将水泵回收保管,把水泵房内55KW移装在现在IS50—125—250的位置上。

十三、收集各种废旧物资,能用则用,不能用的收回集中处理。经常把收集的螺丝、螺母,用丝攻、丝板修复后重新使用。

十四、由于车间设备腐蚀、老化、技术力量较弱。20xx年还应加强对二大车间设备巡回检查,加强对车间设备备件计划的周密性和足够备件的准备工作,同时监督制酸车间反应炉温度、c线干燥尾气温度的控制,从使用上保证反应炉筒体及干燥尾气风机的正常使用,减少非正常的腐蚀和结料振动故障。

十五、加强对二大车间转炉托轮润滑维护保养,减少托轮轴承损坏频次。同时及时处理已拆出的托轮轴和托轮进行外委修复,以留备用。

十六、因生产产量的减少和生产不饱满,故不定期计划外购反应炉Φ1800筒体暂定30M。选用的钢板厚度按往年要求仍为25mm,以缩短反应炉补焊筒体的周期。

十七、不定期制作反应炉搅料器约14条,加工和修复反应炉罩8件。

十八、不定期计划金属衬胶风机F9—19—8D风机1台及风机叶轮约4个。

十九、按20xx年统计,视制酸车间的换热器堵塞情况计划进行清理疏通1次。

二十、计划2#反应炉出渣机的螺旋主轴螺旋2条及其组件1套。视情况对2号炉出渣螺旋改造,初步考虑恢复冷却中和炉的使用。

二十一、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计划安排清理吸收塔填料。

二十二、加强对5台中和炉大小齿轮润滑维护保养,确保能在中长期运转。视情况对出现腐蚀严重的中和炉筒体进行大面积的补焊。

二十三、综合考虑酸泵、混料三通、混料外壳、密封座的备件备件情况及时给予计划,加强了与供应部的沟通并联系跟踪。

二十四、计划加工一台焦子塔更换6#反应炉已腐蚀较严重的焦子塔及整个制酸工段的F46导气管约5节。

协同和指导车间周密布置生产的开、停机计划,减少开、停机的次数,为生产抢回时间,加强对生产形势的分析和判断。生产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早提出预防措施,并采取对策措施,确保生产的正常和连续性。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13

1、深入抓好设备安全,加强对生产线设备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故障,减少的发生,降低。

2、进一步加强对各工艺流程设备相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尽快熟悉新设备的技术特性,督促各单位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尽快规范完善大型设备、关键设备或特殊工序所用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规程(点检标准、润滑制度)等相关制度文件。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台账。

4、加强设备突发性故障(事故)的处理。

5、对重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对“A类设备”进行编号,挂标识牌,各单位(部门)要落实责任人,进行重点管理。

6、 加强厂内运输设备的监管工作(操作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报告,注册登记表),保证厂内运输工作安全平稳进行。

7、 规范设备内部大中修、外委维修项目管理,明确各单位项目管理责任人,全过程监控设备检修的安全、质量、工期,保证按计划有条不紊的完成设备维修工作。

8、 完善设备点巡检制度,形成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设备管理模式,减少,节约生产成本,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需要。

9、 引导各单位设备检修、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设备管理意识,在设备检修前准备工作,设备检修过程实施,设备检修完成后的收尾(现场清洁、设备清洁)等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10、 继续开展月度、节假日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加强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14

一、工作重点

20xx年工作重点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提升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全面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因机械设备疏于维护保养出现故障影响生产,集思广益,节约挖潜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

二、工作目标

1、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

2、由于设备维修造成的停工小于5.0%。

3、杜绝特大、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主要设备责任事故低于1%。

4、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防止设备失修。

5、加强资料的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6、积极参加协助操作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7、节约挖潜,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做到备品配件物尽其用。

三、具体措施

1、转变设备管理思路,由被动事后维修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加大设备管理力度,保证车间正常生产。

2、进一步加强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3、完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4、贯彻巡回检查制度,加强与操作人员的沟通,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5、协助仓库管理人员进一步做好备用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工作。

6、节约挖潜,修旧利废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计划:

a、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各种废旧物资,如螺丝、螺母等修复后可以重新使用的`, 修复后重新使用;

b、加工各种阀门维修和研磨的工具,对可以维修的旧阀门加以修复,重新利用;

c、加强造粒机油封的维护保养,节约机油的用量;

7、及时搜集掌握有关先进设备动态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设备重点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